本报讯 (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杨学坤 和鋆) 近年来,洱源县牛街乡坚持抓党建、强产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将特色产业、源头保护、温泉资源有机结合,激活产业发展新格局。
牛街乡坚持用好用活本地红色资源,多渠道开展系统化、生动化、特色化的教学活动,让看、听、思、悟、行融为一体,推动红色教育入脑入心。同时,深入挖掘身边的典型事迹,探索实行“红色资源+教育基地+身边典型”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让红色资源变身为可听可看、可读可感的“活教材”。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红色教育活动110余场次,参与党员1.2万余人次。
走进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洱源基地的花卉培育室,一株株幼苗整齐排列在苗床上,恒温恒湿的空气和泥土为它们提供了自由生长的环境。目前,公司种植的花卉品种有200多个,每年生产2000万至2300万株插穗,主要销往北京、西安、广州等地。
该公司按照“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发挥支部引领作用,带动当地农户发展花卉产业,不断推进洱海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发展。
近年来,牛街乡围绕产业发展布局,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整合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双绑机制等举措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牛街花卉、龙门香菜、福和大荚豌、上站小米辣、大松坪种薯等“一村一品”的产业模式已初具雏形,走出了一条“党支部+企业+农户”的发展路子。
牛街乡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温泉储水量占全县总储水量的50%。为提升当地温泉客栈服务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牛街乡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提出打造高端精品温泉客栈的思路,着力把牛街打造成具有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的特色旅游区。为助力民宿发展,牛街乡成立了温泉旅游行业党支部,43名党员挂钩58家温泉餐饮客栈,开展“1+N”结对帮扶,把党组织建在温泉民宿领域、特色旅游发展链上,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