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雁群 通讯员 吴敏远 段超
昆明市呈贡区近年来不断创新治理方法,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基层治理实现整体提升,持续增强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满足感。
呈贡区乌龙街道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社区人口密集、新建小区物业管理矛盾突出,“村改居”社区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面对城市管理和社区治理难题,乌龙街道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探索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网格治理思路,实现阵地队伍好、协同共建好、民主协商好、群众自治好、民生服务好、平安繁荣好的“六好”目标。
“三四五”工程、“七步工作法”
解治理难题
乌龙街道统筹党支部网格、城市管理网格、物业服务网格“三网合一”,整合社区干部、物业管家、楼栋长、居民骨干“四员入网”,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五级党建体系”。通过实施物业管家、网格员和社区干部交叉任职兼职工作机制,推进物业党建联建,多元共治充实网格力量,实现了问题早发现在网格,早解决在网格。
乌龙街道彩云社区深入实施“三四五”工程,组建社区治理五大网格、15个微网格小组,将社区干部、物业管家、楼栋长、居民骨干融入网格。按照“1+3+N”建成每个微网格不少于10人的微网格治理队伍,发动300余名居民骨干力量参与社区共建。今年以来,社区网格长带领网格员下沉网格走访2000余次。
乌龙街道充分发挥“村改居”社区熟人社会优势,把乡情作为工作主线,进一步整合社区党组织、居民自组织和专业社工力量,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七步场社区探索实施“七步议事工作法”,即多渠道提议题、多方恳谈出主意、社会组织拟方案、张榜公布开言路、专家审查定公约、居民表决说了算、舆论评议看实效,集中整合社区各方资源力量,解决居民切实需求与社区服务矛盾。该工作法实施以来,完成了和谐亭公共绿化休闲区和小花园建设,提升了沟渠周边环境,绘制了七步乡情豆腐宴主题农民画。
彩云社区积极探索网格联动“七步工作法”,以找人、找事、组队、赋能、议事、行动、反馈机制,高效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社区有效解决了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移动信号塔建设、噪声扰民、居民活动场地协调等需求1000余个,开展各类活动1200余场次,化解矛盾纠纷30余次。
“六有聚场”党群矩阵惠民暖心
乌龙街道统筹辖区公共资源,依托社区办公用房和闲置资源,打造3000余平方米的党群服务阵地,以聚有益、聚有爱、聚有情、聚有心、聚有声、聚有乐的“六有聚场”为居民提供家门口“一站式”便捷服务。
在七彩云南第壹城15栋1楼建成幼少儿成长中心“聚有益”阵地,为辖区0至12岁儿童开展“联盟”式服务,提供丰富的高品质幼儿托育、青少年书法、科普等兴趣课程,全力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在七彩云南第壹城1栋1楼搭建城市社区生活服务驿站“聚有爱”阵地,集家政服务、技能培训、促进就业、美学课堂四大功能模块,也为社区独居老人、残疾人提供上门家政服务。
今年以来,“六有聚场”为辖区独居老人、残疾人提供上门家政服务50余次,开展“美学课堂”、衣物整理等技能培训15次,惠及社区居民800余人。
“指数赋能”网格服务为本
以网格“指数赋能”督促网格长落实相关职责,乌龙街道将党务服务“堡垒指数”、群众动员“先锋指数”、业务服务“民生指数”的关键任务落实到每一位网格成员。
在党务服务“堡垒指数”方面,制定网格支部主题党日及“双报到”党员服务“五个一”清单(每月开展一次党员集中学习、通报一次网格情况、汇报一次当前工作、认领一件实事好事、协商一些难点问题),带领网格支部及“双报到”党员认领网格事务。通过建设一间室内乒乓球室、楼栋安全巡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微心愿、孤寡老人陪伴等事项认领,践行党员为居民服务的承诺。
在群众动员“先锋指数”方面,实行项目化运营管理,制定网格群众动员“三个至少”任务清单(至少发展1个品牌项目,至少孵化1支居民自治队伍,每月至少组织1次居民问需会),增强社区网格对居民群众的动员力。实践以来,成立“俱乐部”8个,鼓励居民申报第六届社会治理人才“云提案”项目22个,200余人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在业务服务“民生指数”方面,重点结合社区民政服务、科普服务、妇联服务、儿童服务、综治维稳服务等工作制定网格服务指标,建立网格基本数据库。依托服务收集网格问题清单、需求清单,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质量,截至目前,已开办亲子定向赛、便民小集市、观影活动、普法进万家等多元活动1200余次,惠及居民3.5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