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心城区朝西挺进

云南日报2024年06月28日

一直以来,受地形地貌限制,玉溪市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受限,昆磨高速自北向南穿城而过,将中心城区一分为二。随着时代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样的城市格局既不利于红塔中心片区、高铁新城片区、科教创新片区、观音山片区等融合发展,也不利于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不利于城市品质和人民幸福指数的提升。

玉溪市委、市政府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尊重历史文化传承、尊重人民群众意愿,作出中心城区朝西挺进解决东西分割、促进融合发展的重大决策。

玉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城市空间被交通廊道分隔,以昆磨高速为界,东西城区发展失衡也成为城市规划实施最主要的问题。2021年起,玉溪市、红塔区两级按照“东融西拓、南联北上、中优化”的城市发展拓展路径,组织编制了市、区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并于2024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中心城区规划建设迈进新阶段。规划形成“一核、一轴、两廊、六片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一核指城市综合服务核心,一轴指南北向昆磨国际发展轴,两廊指东西向红江融合发展走廊、玉溪大河生态廊道,六片区指红塔中心片区、高铁新城片区、科教创新片区、观音山片区、北城春和片区和研和陆港片区。“中心城区朝西挺进发展将为玉溪市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扩展新空间,有利于集聚城市发展要素、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过程中要贯彻落实产城融合、站城融合、城乡融合、文旅融合的理念。”该负责人表示。

围绕中心城区朝西挺进的发展方向,玉溪市全面加强顶层设计,责令相关部门深入研究以打通城市社区道路为引领的城市更新方案、研究制定红塔区城市建设管理四级工作体系和责任体系,扛实区委区政府统筹、乡镇(街道)属地负责、社区为主体、小组和居民参与的责任,积极推动央企、国企、民企深度融入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全面构建人民群众全面参与城市事务管理的格局。进一步做好城市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传承工作,讲好与中轴线有关的历史故事,提升城市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和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下决心解决玉溪中心城区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城市东西阻隔的问题。

当前,中心城区计划改造的老旧小区15个片区正全速推进,其中红塔区文化片区、福寿街片区、东风广场片区等8个片区已完成,江川区仁和片区年内完成;体现城市软实力的城市疏堵保畅全面布局,其中汇溪二号桥永和路连接线于近期完工,公共交通出行便利化水平得到提升;市政提质扩容全力开展,其中珊瑚路至玉江大道段、红塔大道至玉带路等5条续改或新开工道路建设进展顺利,环山路至实验中学、棋阳路至开放学院门口等7条道路提质扩容项目将于年内开工;城市绿化亮化全面呈现,继续推进口袋公园、街头绿地等增绿添色建设,确保年内新建游园35个(红塔区30个、江川区5个),中心城区绿地率提至38.3%以上;城市运营全面加强,进一步强化优质服务供给,不断拓展城市功能、丰富城市业态,全面提升运营城市的能力和水平,形成万商云集、人流密集、活力迸发的生动局面。

城市工作点多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综合性工程和重要民生工程。玉溪市委要求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工作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为推动城市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坚强保障。市委城工委履行领导、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中心城区建设各项工作的职责,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联动的城市工作格局;城工委成员单位树立“市委有号召,接过来就干”的鲜明导向,继续配合完善“强中心城区行动方案”,坚持每年为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做一件以上实事,今年确保完成45件;红塔区、高新区、江川区及发改、财政等单位部门转变思想观念,强化责任担当,着力拉开城市框架、推动一体化发展。

本报记者 浦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