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博物馆在乡村拔节生长
《人民日报》: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这为乡村博物馆提供了丰厚素材。或钩沉名人史迹,或保存村史民俗,或聚焦非遗传承,或展现民族文化,一个个乡村博物馆依村而生、因势而建,将散落田间地头、农户乡舍的乡土印记集纳整合,形成工匠技艺的民族表达、国家历史的微观呈现。从中,人们不一定能一览千年,却一定能咂摸出乡土味道、触摸到文化历史肌理。在此过程中,精选展品、做好陈设,让老物件“开口说话”,凸显其中的文化因子、精神基因,是让乡村博物馆区别于“旧物储藏室”的关键所在,也是以文化人的关键所在。挖掘好乡土文化这个资源宝库,是乡村博物馆的优势所在、使命所系。
小众经济拉动大众消费
《光明日报》:近年来,以国货美妆、宠物、旅拍等为代表的“小众经济”迎来大爆发。2023年的相关数据显示,国货美妆品牌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宠物消费市场展现出巨大活力,市场规模高达2793亿元;比看风景更重要的是拍个美美的照,旅拍市场规模已接近400亿元。在当今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趋势下,“小众经济”以其独特的市场定位和消费理念,正在成为拉动大众消费的重要力量。“小众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的活力与创新,更代表着消费升级趋势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本报记者 朱婧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