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坚持党建引领保障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云南日报2024年08月01日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近年来,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按照省委、省政府对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工作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时代发展改革目标任务上来,以高质量机关党建引领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扎实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云南落地见效。

强化政治引领,做好顶层设计。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云南省统筹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强与周边国家设施联通,力争推动形成“北部湾南向出海”和“云南—皎漂西向出海”两大核心通道并举的战略格局。紧盯这一目标任务,将国家战略与云南实际紧密结合,2020年就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专门编制印发有关实施方案,提出“1核+3支+1辅”云南省西部陆海新通道空间布局,包括:昆明—瑞丽—缅甸皎漂和仰光方向的核心通道(1核),昆明—河口—越南、昆明—磨憨—老挝、重庆—成都—攀枝花—大理—临沧—清水河—缅甸仰光—缅甸皎漂港3条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支线通道(3支),昆明—水富—四川宜宾—重庆的辅助通道(1辅)。建立了由分管省领导担任召集人,省直有关单位、有关企业、有关州(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省级联席会议制度,调度重点工作和重大工程、项目推进情况,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合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强化组织保障,有效破解难题。省发展改革委聚焦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打造“服务高质量发展先锋党支部”“云岭先锋红旗党支部”,依托省联席会议制度,联合交通运输、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党建联建共建,统筹专班攻坚,协调解决制约重大项目落地的土地、林草、资金等问题100余个,以坚强组织保障和过硬干部队伍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十四五”以来,累计谋划争取150余个综合交通项目纳入国家规划,争取落实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建设资金,保障中老铁路玉溪—磨憨段、大瑞铁路大保段(中缅方向)等骨干通道建成通车。建立省预算内中老铁路专项资金,支持跨境经济合作区、口岸设施、物流设施等重点领域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00亿元。中老泰通道磨丁至会晒、万荣至磨丁高速公路正在加快开展前期工作,中越坝洒—巴刹红河界河公路大桥正在推进项目审批,澜沧江—湄公河通道已开通国际航运。

强化统筹协调,提升服务质效。在加快通道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与周边国家在国际合作、跨境运输、通关便利化等方面达成共识。国家《规划》涉及云南项目完成3项,剩余1项预计年内开工;国家《方案》涉及云南项目完成5项,剩余2项正在加快推进建设。磨憨铁路口岸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建成投用,2023年磨憨铁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421.77万吨,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国家的第一大铁路口岸。中老、中越铁路国际冷链货运班列正式运营,实现昆明至老挝万象双向对开、昆明至越南老街“一站式”直达。持续打造“澜湄快线+”国际货运品牌,运输范围覆盖老挝、泰国、缅甸等12个国家。推动“铁路快通”模式常态化,俄罗斯莫斯科经满洲里口岸入境、磨憨口岸出境至泰国马达埔运输时间缩短至15天,比传统海运减少约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