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联运通达 货畅其流

云南日报2024年12月03日

满载货物的卡车排队驶入货场,打包完好的货物被叉车有序送进棚车,各色集装箱堆码整齐,龙门吊正平缓移动吊装……11月26日,昆明腾俊国际陆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中老铁路通车以来,腾晋物流大力发展“门到门”“一柜到底”的中老国际多式联运业务,累计跨境运量8889标准箱。截至10月31日,2024年中老铁路跨境运量3338标准箱,同比增长81.81%。

3年来,众多企业尝到了中老铁路运输便捷的甜头,云南楚淳农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公司长期从事蔬菜种植和出口,总经理邢书彬告诉记者,通过中老铁路“澜湄·云南号”国际货运列车运输,企业可以实现门对门发货、门对门提货。与传统运输模式相比,“一单制”国际多式联运体系具有一次托运、一份单证、一次结算、一箱到底的特点,中途不换箱、全程不开箱,减少了手续办理、货物换装等环节。西双版纳泰源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腾海琳说,中老铁路通车后,从老挝到中国国内的运输时间从10天缩短到3天,运输效率的提高,让该公司的市场越拓越宽。

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贸易。放眼中老铁路沿线,随着物流枢纽的持续完备,贸易发展如火如荼。

截至目前,中老铁路客货运输服务网已对外辐射老挝、泰国、新加坡等19个国家,国内31个省区市主要城市;成功开行“澜湄蓉渝欧快线”“沪滇·澜湄线”“中欧+澜湄线”“湘滇·澜湄线”“云贵·澜湄线”“粤滇·澜湄线”“京滇·澜湄线”等系列国际班列,积极打造“澜湄快线+”国际货运班列品牌。

我省印发的《中国·昆明国际陆港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推进昆明国际陆港运营联通,构建以安宁北港、磨憨南港为“双核”,王家营、晋宁青山片区为“两翼”的昆明国际陆港建设布局,打造我国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动力之芯”。

作为云南对外开放大通道和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从通到畅,从畅到优,发展远超预期,已形成对内联通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对外辐射至老挝、泰国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运输网,成为我国联通中南半岛的铁路大动脉,为区域繁荣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增添了新动能。

本报记者 胡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