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耕金属新材料 做好高端制造“大文章”

——访昆明理工恒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郭忠诚
云南日报2025年01月10日

在昆明市晋宁区工业园区内,晋宁理工恒达科技有限公司的栅栏型铝基铅合金复合惰性阳极板生产线上一派热火朝天景象,机器鸣响不停,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

晋宁理工恒达科技有限公司是昆明理工恒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生产线上的新型节能降耗栅栏型铝基铅复合阳极板是昆明理工恒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初期起就开始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该产品改变了传统铅基合金阳极在湿法冶金行业使用150多年历史,铅合金用量减少30%,节能5%以上,阴极铜产量提高5%到10%,阴极锌产量提高2%到6%。

这一重大技术突破的背后,是昆明理工恒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郭忠诚及其团队深耕金属新材料、‌不懈努力‌的结果。

昆明理工恒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有色金属新材料研发、产品设计、加工制造、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行业领先的电极材料与新能源储能材料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及技术服务型企业。公司建有国家级及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部级冶金电极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湿法冶金电极新材料创新团队等研发平台。公司2019年入选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入选云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22年9月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作为昆明理工恒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当家人”,郭忠诚曾是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冶金工程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目前还兼任云南省电极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理事。他长期从事冶金物理化学、冶金新材料、有色金属特种粉体材料、表面工程、材料物理化学等领域的教学、科研与开发工作。这一特殊背景让他在公司人才孵化、团队组建、技术前瞻、产学研融合及成果转化等方面有了“先天优势”。

“以产学研融合为例,因为我身处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独特经历,天然打通了产学研合作的梗阻。一方面,能将高校前沿理论成果迅速引入企业,加速技术落地;另一方面,企业在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又能反向输送给高校科研团队,催生针对性解决方案。这种良性循环,让昆工科技坐拥高校科研资源‘智库’,也为高校提供产业实践‘试验田’,实现知识、技术、人才的高频流动,巩固企业创新根基。”郭忠诚说。

从2008年起,公司科研团队致力于自主研发绿色低碳技术和核心产品。研发的高效节能降耗栅栏型铝基铅合金复合材料阳极创造性地解决了铅炭电池最核心的板栅材料制备技术难题,将公司独创的铝基铅合金复合材料应用到常规的铅炭电池中,替代原有的铅合金板栅,首创出一种新型水系固态长时储能电池制备技术,产品性能较市场上现行使用的铅酸、铅炭电池有了质的飞跃。该产品的循环寿命在5000次以上,恒流放电时长超过120小时,充放电效率大于96%,能量效率大于87%,有效解决了新能源发电随机性、波动性、季节不均衡性带来的系统平衡问题,极大地拓展了铅炭电池在新能源储能领域的市场应用前景和空间。

2024年,郭忠诚带领公司在科技研发、生产经营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突破。国际首条铝基铅炭长时储能电池生产线在陆良县顺利完成调试,标志着公司具备了年产5GWh大容量高安全铝基铅炭长时储能电池的硬实力。同时,宁夏银川灵武市一期10GWh铝基铅炭长时储能电池生产线建设接近收官,按计划于2025年6月投产。栅栏型铝基铅合金复合材料电极在赞比亚、刚果(金)广泛铺开,帮助当地企业节省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创造显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搭载前沿铝基铅炭电池的储能逆控一体机及户用储能产品获得乌兹别克斯坦认证,品牌国际影响力稳步攀升。

“未来,企业将围绕技术升级、产业链拓展、绿色转型、数字化与智能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同时,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新兴市场,以性价比优势与本地化服务快速铺开市场占有率,逐步让企业成为全球储能领域的响亮名片,融入世界能源供应体系。”郭忠诚说。本报记者 陈怡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