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怡希) 普洱学院立足区位优势,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引进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农业信息化标准化重点实验室主任高万林专家团队,签订“普洱学院智慧农业学科发展研究”技术服务合同与“澜湄智慧农业国际数字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合作协议。项目启动1年来,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在“普洱学院智慧农业学科发展研究”项目中,该校组建了多学科交叉的智慧农业学术顶尖团队,完成了智慧农业专业论证和申报系列相关工作,创新提出“澜湄智慧农业未来产业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澜湄人才链方案,组织申报相关项目5项,合作申报普洱市重点实验室1个,以优质紫米、数字咖啡、智慧肉牛、智能装备、清洁能源、功能食品、智慧种植、智慧养殖、农产品供应链等为基础建立了一批科研实验合作基地,与泰国清莱皇家大学签署“澜湄智慧农业产业人才项目”合作协议,揭牌共建“澜湄智慧农业产业学院”。
“澜湄智慧农业国际数字人才联合培养项目”揭牌建立了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数字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澜湄数字人才(普洱)培训服务中心”,达成开展职业技能人才培训与技能人才教育创新研究、共建产教融合人才计划服务站合作意向,申报数字咖啡、智慧牛肉等云南省科技项目。澜湄智慧农业产业研究院无偿为普洱市提供了由该院注册的“原质元位”“O咥臻品”健康优质农产品商标,创建了“三次幂数茶”“三次幂数咖”普洱数字茶叶咖啡新品牌,推动茶咖列入“澜湄数字农产品精深加工交易综合产业园区建议方案”。
项目启动以来,该校创建了澜湄精英人才10级分类体系,明确了重点培训E4-E7层级的数字技能智慧农业未来产业精英人才;建立了主要包括普洱学院智慧农业产业数字科技创新基地、普洱移动等培训实训基地,完成了国家数字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证平台、农产品产地标记编码与防伪彩码校验系统、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图谱等数字科技培训平台部署与测试;签约建立泰国清莱培训基地、老挝万象中老友谊培训基地等国际合作基地;研制主要包括数字咖啡、智慧肉牛、智能装备(无人机)等产品。同时,该院建立了“澜湄@+”及“澜湄金鹰”培训品牌,创新开展农业无人机、农业物联网、智慧种植、智慧养殖、食品安全管理、农产品质量标准等专项培训。